兩級壓縮螺桿空壓機真的一定省電嗎
國內噴油螺桿空氣壓縮機市場上現在推廣的兩級壓縮品牌和廠家已經非常多,國內市場上似乎把兩級螺桿空氣壓縮機能節能省電的觀點及優勢特點給用戶大力介紹推廣,很多用戶也貌似認為空氣壓縮機要節能就認定要兩級壓縮。
筆者發現市場上推廣兩級壓縮機的品牌廠家都是以國產品牌為代表,外資品牌幾乎沒有兩級壓縮的空氣壓縮機型號或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款特定型號,這是為什么呢?是國內的廠家制造技術能力已經超越外資品牌了?還是外資品牌不重視研發節能的兩級壓縮技術呢?
筆者淺見:無論是采用兩級壓縮還是一級壓縮的技術,用戶最終關心的結果是空氣壓縮機能否節能,壓縮機運行時是否是高效率的。
那么我們先了解下影響空氣壓縮機的效率因素有哪些,這樣就更能清晰的了解空氣壓縮機的全面性能及優缺點。
比功率1
比功率是指壓縮機壓縮單位容積流量氣體所消耗的功率。
比功率 = 輸入總功率 / 容積流量 , 單位:kW/(m3/min)
要了解一臺螺桿空氣壓縮機的比功率,首先要對其輸入功率的概念有完整的認識。我們知道,用戶要支付的電費不是整臺機器的輸出功耗,而是整臺機器的輸入功耗,空氣壓縮機比功率是評價在壓縮相同氣體,相同排氣壓力下的壓縮機性能的一種指標。壓縮機比功率越小,說明壓縮機能量利用的效率就越高,單位功耗越低。
國家容積式空氣壓縮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19153—2009 中規定,1級能效為最佳能效比(最省電),其次為2級能效,因此無論是兩級壓縮還是一級壓縮的空氣壓縮機是否滿足國家規定的比功率數值內且最低即可判斷是否真的節能。
鑒于外資品牌更早的注重節能的意識,其大部分機型中的一級壓縮即可達到1級能效標準,從單純的節能角度上看,一級壓縮和國內的兩級壓縮的能效是差不多節能的。這可能就是大部分外資品牌沒有去推廣兩級壓縮的原因。
噴油壓縮機的主機壓縮效率因素
根據工程熱力學理論,空氣壓縮機在壓縮過程中定溫壓縮最省功。(溫度高的時候氣體的密度越低,壓縮同等標態下的流量的空氣需要用的功就多)。噴油螺桿空氣壓縮機一級壓縮的機型在噴油狀態下,已經接近等溫壓縮。若通過兩級壓縮+噴油冷卻以達到冷卻溫度的效果,那么就有可能出現排氣溫度低于水蒸氣冷暖溫度(69℃),導致冷凝水析出,容易出現潤滑油乳化現象。
故噴油螺桿空氣壓縮機兩級壓縮一般采用減少噴油量來確保排氣溫度高于水蒸氣冷暖溫度。但是用減少噴油量來提高二級壓縮進氣溫度時,通過二級壓縮熱力過程所節省的功與一級壓縮的功幾乎沒有多少差距。從能效標識網查詢出大部分兩級壓縮的機型的比功率和一級壓縮的比功率幾乎同等,甚至有些兩級壓縮廠家的比功率還低于一級壓縮的機型,實測數據還停留在2級能效標準上。至此不難看出在常規的13公斤以下的噴油螺桿空氣壓縮機上進行多級壓縮不僅使結構復雜,制造成本提高,維修難度加大,還增加了流體的阻力和消耗了額外的功耗,得不償失。
兩級壓縮在無油干式螺桿上更能體現其真正的優勢(沒有潤滑油乳化的風險),故大部分無油干式壓縮機采用兩級壓縮技術。